上月8日,横琴新区二线监管设施项目竣工落成,这为该区在全国率先实行“一线放宽、二线管住、人货分离、分类管理”的分线管理通关模式,迈出关键的一步。其中,由电子围网和电子联网两大部分组成的环岛监控项目令世人瞩目。
不设置物理围网,取而代之以电子围网,这是一项技术创新,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技术,此类项目在国内外暂无可借鉴的案例。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,大横琴公司环岛监控项目团队和BT项目合作方克服种种困难,如期完成了任务,在横琴新区波澜壮阔的建设大潮中,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对53公里岸线全天候实时监控
走私在监控之下纤毫毕现
日前,记者走进位于横琴大桥二线通道内部的环岛监控项目指挥中心,一块硕大的LED高清显示屏随即映入眼帘。工作人员轻触鼠标,横琴环岛270个前端高清视频信息就可随意切换传输到这块大屏上,显示效果异常清晰,画面中的人、车、船只等恍如就在眼前。
“在这块14.4米×3.6米的高清大屏上,有1401万个LED灯管,其显示效果相当于8块全高清屏幕,在国内民用领域,我们是同等技术规格中最大的一块,就算在国际上也不多见。”大横琴公司环岛监控项目部张孟瑜说。
记者了解到,能够体现项目创新性的,并不单单是这块高清大屏。智能视频监控、红外监控、移动通信、无人机巡查、车载巡查、卫星定位、雷达监测、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,在业界都十分先进。在大横琴公司环岛监控项目部总监韩晓光看来,统筹运用这些高新技术,实现对环岛监控的多层次、全覆盖,才是最值得说道的。
据韩晓光介绍,对环岛53公里岸线的全天候实时监控,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次的技术手段得以实现。“首先,对于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几十公里外的可疑船只,我们运用海事雷达做到‘可知’;当肉眼可以看到船只但又看不清楚时,我们运用智能光电一体化跟踪仪,辨识出船只的大小以及人员的数量,做到‘可视’;当船只或者人员即将越界时,我们运用视频智能分析检测技术,及时识别出‘非法越界’、‘隔空抛物’、‘异常滞留’等行为,做到‘可控’;最后当确定其非法行为后,及时启动应急预案,实现联动处置,做到技防和人防相结合。”
国内首创国外也无成功先例
“电子围网”无章可循
横琴新区环岛监控项目竣工以来,立即吸引了业界的高度关注,“上海自贸区立刻派员前来参观交流。这个项目之所以吸引大家,就是因为这是国内首创,在国外也没有成功的先例。”张孟瑜说。
根据国务院关于横琴创新通关政策的批复,“横琴环岛不设置隔离围网,代之以设置环岛巡查及监控设施,确保有效监管。”韩晓光表示,国家其实只是规定了不设置物理围网,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“电子围网”这个概念。“在横琴这个创新开放之岛上,设置物理围网不仅投资更大,而且会和本地的人文和生态环境有冲突,让岛上的人终日生活在铁丝网中,确实不妥。虽然这种物理围网是最简单的,但是也是最粗放的管理。”
“通关制度上的创新,需要我们用技术创新来加以支撑。”韩晓光介绍说,如何在不用物理围网的情况下,“确保有效监管”,最开始大家心里都没有底。
“以前只有‘电子围栏’这个概念,但‘电子围栏’实质上还是一种物理围网的延伸。”韩晓光称,“我们在和管委会以及海关等联检单位的不断沟通之中,‘电子围网’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,并于2012年最终确定这个‘叫法’,上报海关总署。”
2012年6月26日,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在珠海首次于正式场合认可了“电子围网”的概念,“电子围网”随即“不胫而走”。
短短三月完成环岛监控项目
高效BT项目可谓“奇迹”
“作为一个搞信息化建设的BT项目,需要采购的设备繁杂,对成本控制非常严格,而工期又极为紧张。”但是,大横琴公司和BT方兵器装备集团之间实现了“亲密无间”,克服重重困难,高效完成任务,“这里面能给其他BT项目带来一定的启发。”大横琴公司分管环岛监控项目的副总经理邓练兵表示,环岛监控项目从去年9月正式动工之后,用了短短三个月即实现竣工,不得不说是一个“奇迹”。
张孟瑜介绍称,在BT项目建设过程中,对材料的定价是甲乙方产生分歧的焦点问题。为了加快进度,大横琴公司和兵器装备集团各自的项目部实行“合署办公,联合采购”,两家把办公室挪到了一起,合署办公后就有了联合采购的基础。
为了打破“先定价,后采购”的行业常规,两家单位成立“联合采购小组”,所有需要在定价文件上签字的审批人员,都是“联合采购小组”的成员,这就彻底将组织实现了“扁平化”,定价信息完全透明化,对于时间的节省是不言而喻的。
直接找到生产厂家提供报价
打破价格锁定节约成本
“除了对时间成本的控制外,我们在投资成本上的控制,也是显而易见的。”张孟瑜介绍说,该项目可能是我市为数不多的没有突破批复概算的BT项目。
成功“搞掂”设备商的价格“锁定”,是该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。张孟瑜介绍称,信息化项目的设备厂家对渠道的控制非常严格,代理商会与厂家结成价值联盟,实施“价格锁定”,“这样我们就无法讨价还价,压缩成本。”
“但实际上我们了解到,信息化行业中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,为了破解这种价格锁定,我们直接找到生产厂家去谈,让厂家给报价,价格不合适我们就换公司,这种做法非常有效,厂家最终给出的报价,甚至比正常报价减少四成。”
项目建设自然条件极为恶劣
运送物资曾使用“骡马队”
除了项目管理方面,项目建设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,也是摆在建设方面前实实在在的困难。
“横琴岛四周环海,尤其是南面的岸线,全部都是悬崖峭壁,根本不通水电,我们的施工人员很多情况下都是靠人力将物资一点点搬到山顶。”记者了解到,在某些极端情况下,施工方甚至还动用了“骡马队”,采取这种非常规的运输方式运送物资,足见建设过程之艰辛。
在极短的工期内务必完成任务,这就倒逼大横琴公司项目团队自己给自己“上紧发条”。“我们对BT方的要求是每天晚上9点下班,我们每天则是12点才下班,干到一两点下班那是常事。”张孟瑜说。
“几个月时间不回家,孩子都跟我疏远了。”张孟瑜表示,项目竣工之后大家只能稍微休整一下,接下来还要对项目进行完善和深化,准备接受国家多个部委的综合验收。
相关链接
电子围网:
是沿横琴环岛岸线设立的总长约53公里的闭合的电子信息围网,整个系统由环岛越界智能检测网、智能化监控指挥管理平台、“人、车、站”结合的动态巡查网、智能化监控指挥管理平台等八大子系统组成。
电子联网:
是海关对横琴新区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辅助平台,包括智能卡口系统、辅助管理系统以及支撑软硬件系统,可实现一、二线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