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2日早,天色灰蒙,被列为疫情防控区的华发社区,下起了大寒后的第一场小雨。
戴睿翻身起床,习惯性地走近窗前向外望了望。不足一公里的社区核酸检测点,依稀可见。她赶紧收拾一番,向尚未起身的家人简单交待后,戴上口罩,急匆匆地朝她这几日念念不忘的工作岗位奔去。她心有惦记,就连自己也说不明白,这种状态打疫情发生后就在不断持续升温。
虽然细雨迷蒙,但社区工作站的门前一如住常,随着参加疫情防控志控志愿服务人员的陆续集结,开始热闹了起来。三下五除二吃过社区工作人员早已备好的早餐,戴睿和她的小组成员便开始了一天的“工作”。
这已经是戴睿连续第七次的全天候工作。这中间,她遇到过自己单位——大横琴集团的领导,也碰见过自己负责部门的下属,尽管彼此都十分熟悉,但防疫服务重压下,更多的是以点头替代寒喧。戴睿知道,如自己一般,每位参加志愿服务的同事彼此心中都有着共同的惦记,虽近在咫尺,却向疫而行,奔波不止。
“您好,由于您之前没有参加连续三天的大规模核酸检测,现在需要您再次进行核酸检测……”话说一半,对方不耐烦的一句“年纪大了不想做”便挂断了戴睿的电话。热心碰上了冷冰冰,戴睿却一点也不生气。7天的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历炼,已让她的心境“脱胎换骨”。遇难不惊,逢事不乱,坦然处之:“疫情当前,陌生人容易被当成需警惕的‘危险分子’,需要用更多同理心、同情心和耐心、细心去开展群众工作。”于是,她再次拨通对方电话……
惦记防疫,力行充值。“尽管这些天都很累,但能以一己之力来帮助他人,心里感到满满的正能量和温暖。”1月15日起,南屏镇全域划定为疫情管控区,戴睿居住在华发社区,自然是被按下了到公司上班的“暂停键”。一向风风火火她很快就找到了“乐趣”,有了挥抹不去的惦记:她把加入社区志愿服务当成了“份内工作”。说干就干,戴睿通过党员“双报到”机制,快速对接上华发社区,协助御东领岸检测点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。
甫一上岗,戴睿还只是核酸检测“职场”上的“菜鸟”,需要社区工作人员教会她如何穿防护服,如何做好自我防护,如何协助开展秩序维护、入场扫码、贴标登记、检测引导等工作。但几个回合下来,她不仅迅速掌握了核酸检测志愿服务的基本流程操作,还很快被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了她“女汉子”不同凡响的才质。凭借“霸气外露”的综合协调和指挥调度能力,第二天便成为控场管理人员,第三天更是当上了社区核酸检测点组长。
戴睿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
作为社区检测点组长,戴睿每天心里最惦记的就是那个距离自己家不到一公里路的“核酸检测点”,这咫尺的惦记催促着她每天早上8点便达到现场,开展岗前培训、物质调配、分流引导、后勤保障以及协助医护人员上门开展核酸检测等工作。除了紧张的现场调度,她还要接听和拨打各种协调电话,回答各式各样的问题,处理千奇百怪的现场突发情况。比如,可不可以不做核酸检测,做了核酸检测还显示“黄码”怎么办,手机扫码总是不成功怎么办,系统闪退程序崩溃怎么办,等等……一天下来,不仅口干舌燥,严严实实、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后也浸出了汗迹。
“疫情防控期间每天很晚回家,有时甚至要和隔离户、次密接者打交道,尽管也会有害怕,但更多是时刻传递着感动。”截至目前,戴睿已累计服务时长50多小时,协助完成核酸采样超一万份。
戴睿(右一)协助医护人员上门开展核酸检测
夜幕已经降临,空中依然飘落着零星细雨,从白昼到黑夜,匆匆而逝。但送走的是时间,迎来的是向好,1月22日全天,戴睿和她的小组成员快字当头、分秒必争拨通200余个电话,补齐“应检尽检”人员信息,并落实核酸检测,用一组组漂亮的数据回馈了心中的"惦记"。“虽然市区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已经告一段落,但核酸检测不能有‘漏网之鱼’,通过核酸检测把风险人员找出来才能更好地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。”
这始终是戴睿她们心中最大的惦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