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平时为民,战时为兵” —大横琴泛旅游公司职工积极响应横琴民兵应急排集结令
发表时间:2020-02-19
分享到:

“平时为民,战时为兵”

—大横琴泛旅游公司职工积极响应横琴民兵应急排集结令



在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“战役”中,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,严格落实“一级响应”防疫防护措施,横琴新区吹响了“集结号”,光荣的“横琴新区民兵应急排”(下称“横琴民兵排”)迅速集结。


横琴民兵排共有18名成员,全部来自于横琴新区区属国有企业——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,其中6名来自珠海大横琴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(下称“大横琴泛旅游”)。连日来,他们发扬不怕苦、不怕累、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,奋战在各自的“哨位”上,24小时设点防控。迎风飘扬的民兵队旗,风雨无阻的逆行“迷彩”——他们不仅化解了人民群众心中的不安、赢得了群众的信任,也增添了群众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的勇气和信心。他们用忠诚、执着和坚守,为人民群众筑起了防疫的“铜墙铁壁”。 


现在,就让我们走近“横琴新区民兵应急排”,听听他们的“抗疫”故事。

01.jpg


刘贯龙:若有战,招必回



刘贯龙,大横琴泛旅游公司公共项目事业部员工,中共党员,退役军人。


2月3日,为了全面落实横琴新区“外防输入、内防扩散”的防疫措施,全力打好疫情防疫阻击战,面对异常严峻的防疫形式,刘贯龙收到横琴民兵排集结信息后,毅然主动报名,成为其中一员,至今已经坚守在岗位上整整17天。

02.jpg

在民兵排,刘贯龙作为一名中共党员、退伍老兵,被委以担任民兵应急排反恐维稳班班长。由于因为之前在区里工作过,对红旗村的社情民情比较了解,刘贯龙为本次防疫期间的摸查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,“最开始也会有不配合和不理解的群众,但是绝大部分还都是特别配合的,对于不理解的我们会耐心的讲解,设卡的原因和目的,最后也都会配合。”刘贯龙谈到防疫期间的执勤工作,对群众们的理解和支持,感到十分的欣慰。当说到遇到困难事,刘贯龙引用了他在当兵时的班长对他说过的话:“只要思想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,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!”


在坚守的背后,是刘贯龙家人的支持和理解。“当时报名参加排里疫情防控工作的时候,我老婆就对我说了一句:‘你去吧,后勤保障工作我给你做好。’”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,给了刘贯龙莫大的鼓励和信心,每天即使值班到凌晨回家,刘贯龙妻子仍然给他准备着热饭菜,让他安心的战斗在防疫工作最前线。


刘贯龙退役后再次穿上这身迷彩服时,动情说道:“我是在部队入的党,受党的教育、受部队的培养,不管是作为一名党员还是退役老兵,从来没有忘记过在党旗和军旗下的誓言:若有战,召必回!”




罗力维:疫情不控,岗位不空



罗力维,星乐度·露营小镇乐园部商业组员工,退役军人。


2月15日晚上,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,夜间的横琴迎来一阵狂风骤雨,险些吹翻了民兵执勤的帐篷。横琴民兵排3号岗执勤的罗力维和同事姚亮冒着风雨,一边加固帐篷、一边对通行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。

03.png

罗力维(中)


“天气冷,但我们心还是很暖的。”当说到连续半个月的执勤工作,罗力维像是打开了话匣子。摸查执行工作刚开始的第一天,有位居住在横琴的大叔因为生活需要,通过管控范围时,因繁琐的登记、询问、测量体温等流程,不止一次向执勤民兵抱怨。罗力维留意到了这个情况,当天,在大叔购买完生活品返回登记的时候,便主动向大叔解释本次疫情防控的必要性:严格的登记、询问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。在理解了一系列流程的意义后,第二天大叔再次来到执勤点时,给罗力维和执勤民兵送来了自己家里备用的口罩。“这几个口罩,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理解和认可,我们心里暖暖的。我们觉得为群众做事,很值得!”罗力维说道。


罗力维曾经是一名边防战士,退役后在消防单位也工作过2年,是一名名副其实的“老兵”。他说:“在边防,我守住边境线;在消防,我守住防护线;在民兵排,我就要守住疫情蔓延线,疫情不控、岗位不空!”


罗力维守护过的三条线,每一条都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。在防疫工作时期,罗力维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《入党申请书》,他这样写道:在抗议一线,我看到了身边的党员干部纷纷响应党组织号召,冲在一线、打在头阵、干在实处、不畏艰险、坚守岗位,我也想要成为党组织中光荣的一员!




谭力:我身体好,我来值夜班!



谭力,星乐度·露营小镇乐园部安全辅导员,退役军人。


横琴民兵排所负责执行的红旗村,是横琴岛的中心村,商铺林立、租户众多,人员密度聚集,疫情防控压力大。为了全力保障横琴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按照横琴新区统一部署,横琴民兵排根据地形地貌,实行24小时三班制。而其中的夜班,要从夜间0:00一直坚守到早上9:00,整7个小时。在民兵排分配执勤时间的时候,如何分配夜班值守人员成了问题。夜间值守时间长、气温低,而且民兵排的同事们有的还需要回家照顾老人和小孩。这时候,作为退伍老兵的谭力便主动站出来:“我身体好,也当过兵,住在岛上,我来值夜班!”而谭力的同事罗力维、姚亮等也纷纷要求站好最辛苦的夜班岗。

04.jpg

夜班期间,红旗村民主动送来的热粥,仿佛成了谭力和夜班同事们最期待的夜宵。刚开始24小时执勤的时候,有的村民车辆不配合排查工作,甚至有冲卡现象发生,谭力和同事们就一直跟着车牌号追踪,直到和车主耐心解释、做好询问和登记为止。经过一段时间,谭力和同事们不厌其烦的耐心工作,使得周边群众对做好疫情防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大家都纷纷对民兵排的执勤同志竖起大拇指。有一位居住在红旗村的阿姨,则隔天就会给夜间执勤人员送上不同花样的热粥。从不理解、不耐烦,到主动配合、衷心赞扬,乃至送上深夜的一碗热粥——这过程就像这碗热粥一样,不仅暖身,更是暖心。


谭力今年仅26岁,他的家乡则是本次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。当父母得知最小的儿子主动参加本次横琴民兵排执勤工作、冲到疫情防控战前线的时候,在电话中嘱咐道:“你曾经是一个兵,现在你也应该去需要你的岗位上,我们会保护好自己,你不用担心。”父母的鼓励,让谭力心中更加坚定打赢这场战斗的决心。2月18日,谭力也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《入党申请书》,他向同事们说道:“我希望成为一名党员,要冲到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!”




程玉瀛:这个00后有点不一样



程玉瀛,星乐度·露营小镇前厅乐园管家。


程玉瀛是一名00后,也是横琴新区民兵应急排中年纪最小的一个,平日里他是给大家讲笑话逗趣儿的山东小伙。疫情发生后,程玉瀛放弃了回家过年的机会,主动报名参加了横琴民兵排,成为了一名00后民兵。

05.jpg

连日的工作中,程玉瀛踏实可靠、吃苦耐劳,坚持驻守3号执勤点对来往的每一辆车每一个人,近距离的开展体温测量、询问和登记工作,不管刮风下雨都不漏一人不漏一车——这位“00后”的小伙子,让大家刮目相看。


从2月3日起,每天8个小时的执勤工作都在寒风中坚守,程玉瀛一站就是十多天,连午餐都是在执勤点“将就”一下,热腾腾的饭菜总是吃着吃着就凉了。对此他也只是憨憨的笑笑“特殊情况条件有限,大家都是这样的,只能吃快一点。”


连日来,程玉瀛坚持在门岗为大家测量体温,不厌其烦的提醒着居民带好口罩、及时登记、减少出门。他似乎有一种特殊的亲和力,大家都非常配合与理解他的工作。对于他的付出,附近的居民都看在眼里,也很心疼这位稚嫩的小伙子,还专门送来姜汤给他御寒,提醒他注意保暖。


无独有偶,作为“00后”的程玉瀛也在此次抗疫前线写下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。“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员工,每天受到周围党员同志的熏陶影响,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行动中,由大横琴集团各党支部组成的党员先锋队挺身而出,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在本次防疫行动中,我看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,也看到了共产党员身上‘一心为党、无私为民’的特质,这更坚定了我加入党组织的决心!”程玉瀛在入党申请书中如是写道。

06.jpg

——是的,这个“00后”有点不一样。写下这段坚定而真诚文字的他,平时可能还是大家眼里未脱稚气的“孩子”,但穿上民兵服,他的身影立刻变得高大了起来。他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:“时有所需、必有所为,国有所需、我必前行。”


姚亮:民兵排里的“夜行侠”



姚亮,星乐度·露营小镇乐园辅导员。


通过星乐度乐园部经理张友荣的推荐,姚亮加入民兵应急排。面对执勤的时间安排,25岁的姚亮主动要求上最辛苦的通宵岗,每次他接班都是来得早走得晚,尽量给其他同志多留出休息时间。夜里12点到早上9点,连续十四个通宵,他是民兵排的“夜行侠”,他就像一盏灯,点亮黑夜,温暖着红旗村的一方百姓们。


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工作,姚亮始终保持极高的责任感,细心地查验、测温、登记。“大风大雨也好,寒潮来袭也好,绝对不会阻挡我坚定的抗疫决心!”

07.jpg

“在这艰难时期,站出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是应该的。加入民兵应急排,让我看到了疫情下不同的人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,更看到老党员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所做的的努力与付出,让我更坚定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的信心,加油中国!”姚亮满怀信心地说道。

08.jpg

与此同时,也正是此次抗疫的“阻击战”,让姚亮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力与凝聚力,感知到了党的坚强领导。所以,他也更加坚定了想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,“火线”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




朱世军:“看到他心里就踏实”



朱世军,星乐度·露营小镇运营领班。


如果没有这场疫情,朱世军和父母原本计划去往武汉的姐姐家里过年,可入今,姐姐一家不得不在武汉接受医学观察。没去武汉的朱世军于是主动加入了横琴民兵排,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民兵的使命,为一方的平安保驾护航。“我在执勤的事,没敢告诉父母,姐姐已经让父母很担心了,不能再让他们再操心我。”

09.jpg

春节过后,人流、车辆变得多了起来,每个点位每日进出都在两百人左右,没有轮岗,必须日夜坚守。2月3日至今,朱世军连续17日在寒风中执勤,他却说“没事儿,站着站着就习惯了”。民兵排人手不够,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,日班、午班、通宵班通通上过一遍。


自疫情发生以来,朱世军一直冲在一线,坚守岗位,在这特殊时刻,他看到身边的共产党员不顾危难都冲锋在前,没有丝毫犹豫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。这些鲜活的人和事,无不深深地感染了朱世军。“他们挺身而出,不怕牺牲,冲锋在前,他们的壮举更加坚定了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和勇气。”受到鼓舞的朱世军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,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,与同事们一起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。“虽然疫情仍然猖獗,但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,齐心协力、众志成城,就一定能够取得疫情保卫战的最后胜利!”朱世军坚定地说道。




舒登攀: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!



舒登攀,大横琴泛旅游公司企业管理部后勤管理岗,中共党员,退役军人。


平日里,同事们都亲切称呼舒登攀为“舒哥”,他主要负责公司内部后勤管理工作。在疫情防控工作期间,舒哥依然还是那个“无所不能”的舒哥。


春节刚到,新冠疫情暴发,横琴新区民兵应急排迅速集结,要冲锋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前线去。由于舒登攀已经44岁,超过了民兵规定年龄,在得知无法参加民兵排后,舒登攀主动找到党组织,请求自己作为保障人员随横琴民兵排战斗。“作为一名党员、作为一名退伍军人,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,一定要冲在最前线,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。”随后,这名44岁的老党员、曾在部队服役过12年的老兵,和横琴民兵排的兄弟们并肩站到了前沿阵地。

10.jpg

舒登攀(中)


舒登攀12年的部队服役经历和在公司负责后勤管理工作的丰富经验,帮助横琴民兵排执勤工作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应变有序。2月13日上午,由于气温骤降、风雨交加,执勤点上方居民楼外露电线受到雨水渗透导致短路起火。在此紧急关头,舒登攀立即响应、快速判断,与横琴民兵排赵超越等战友一同迅速找到干粉灭火器。当赵超越站在二楼平台,手持灭火器向火苗喷射时,舒登攀牢牢地将赵超越抱住。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下,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,当消防车赶到时现场已无明火。


“明火看得见,好控制;病毒虽看不见,但我们一定也要把它制住!”谈到防疫工作的时候,舒登攀坚定地说道。连日的风雨,让舒登攀想起他在部队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歌词:假如一天风雨来,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!






以上故事中的6位民兵、1位后勤保障志愿者,均来自大横琴泛旅游公司。在这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“战役”当中,大横琴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国有企业,认真贯彻国家、省、市相关要求,全力配合横琴新区疫情防控工作部署,发挥作为区内旅游企业的特点,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横琴新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。而上述故事,只是横琴民兵排连日来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故事中的一小部分。但“管中窥豹,可见一斑”,这些民兵们的忠诚职守、不畏艰险、担当敢为,是全国民兵队伍的缩影。


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退伍军人,将军人的责任感、作风和经验带到了这支队伍中;也有一部分是普通职工,但他们同样拥有强烈的军人气质,无所畏惧,无时无刻不以“为人民服务”为己任。平时,他们各司其职,带头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,是各自单位的“精兵强将”;而在特殊时期,他们便挺身而出,出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,“平时为民,战时为兵”,在这特殊的时刻,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,确保疫情防线不失守,这就是他们作为民兵,始终坚守并以实际行动诠释的初心和使命。只要看到他们的身影,人民就会感到安心。


与此同时,在他们身上,我们也明显地看到了党组织的凝聚力、号召力和党员的先进性。“沧海横流,方显英雄本色”,越是在特殊时刻,这种力量就越显得弥足珍贵。我们坚信,在党的坚强领导下、在像横琴新区民兵应急排这样的“榜样”的付出下、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这次“战疫”必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!



11.jpg

2019年第23期/总第67期

编辑丨企业管理部 品质管理中心

珠海大横琴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官方平台

转载请注明出处,感谢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