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横琴集团党委:红旗村的“迷彩”防线
发表时间:2020-02-06
分享到:

一支测温计,一瓶消毒液,一册登记本,一叠宣传单。在梁志宏看来,这些标配的“装备”确实不太起眼,但“小米加步枪照样打得过飞机大炮”,只要民兵应急排在,就一定能筑起红旗村的“铜墙铁壁”,让疫情进不来。

梁志宏是大横琴集团的一名党员职工,也是横琴新区登记在册的民兵骨干。2月3日,接到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“集结号”后,本来已被纳入公司党员先锋队的他,第一时间找到领导:我当过兵、站过岗,有过抗击非典的经历,那里的任务更适合我!

梁志宏口中“那里的任务”,是到红旗村卡点值守,执行封闭出入口,对一切出入车辆设卡检查,对过往行人进行体温监测、信息登记等任务。封控工作面临着较高风险,过往车辆和行人可能是病毒携带者。“风险确实大,但只要做好了个人防护,就没有什么可怕的!”梁志宏拍着胸口向领导保证。

敢“拍胸口”的不止梁志宏一人。这次闻令集结的民兵队员共有18名,全部来自于大横琴集团。他们当中,多数是退役军人,一半是党员,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。民兵队员毛志伟,春节期间一直在公司留守值班,接到民兵应急排集结通知时,正在和接班的同事进行工作交接,顾不上歇一歇,便毫无犹豫地报名参加。

“平时为民,战时为兵。我是民兵,关键时刻我愿意挺身而出,我志愿加入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役,守初心、担使命,保群众安心、让群众放心!”在民兵应急排成立、任务下达的那一刻,18名民兵队伍立下铮铮誓言。

召之即来,来之能战。根据红旗村的地貌地况,民兵应急排迅速行动,对出入村落的六个小巷进行物理封闭,并兵分三路,在3个主要路口设卡,实行24小时昼夜值守。

红旗村是横琴岛的中心村,商铺林立、租户众多,随着节后返程高峰的到来,人员密度聚集,疫情防控压力大。“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”,闻令而动,民兵队员们没有丝毫退缩,并肩作战、全力以赴,严格按照新区下发的疫情防控流程指引,对每一台过往的车辆、每一个出入的行人进行严查细问,确保不漏一车、不漏一人,做到检查到位、防控到位。短短3天时间,共检查车辆逾百台,体温检测、登记复查260余人次,发放通行凭证90余张,劝返外来人员5人,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,用实际行动形成了一条疫情防控的“迷彩风景线”。

在做好检测工作的同时,民兵队员们还忘扯起“大嗓门”,向过往群众宣传普及和宣传防护知识,提醒他们“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不是危言耸听,要全面警惕,别拿生命当儿戏”“人多不去凑热闹,出门记得戴口罩”......

红旗村口迎风飘扬的民兵队旗,风雨无阻的逆行“迷彩”,不仅化解了群众心中的恐慌、赢得了群众的信任,而且还增添了群众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的勇气和信心。他们的忠诚、执着和坚守,得到了群众的赞扬。一位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大爷,起初对民兵队员设卡值守的做法非常不理解,觉得进出都要测体温多此一举,便有些抵触情绪,在民兵队员们的耐心劝导下,最终被说服,心里亮堂了,还竖起大拇指,为民兵队员们点赞。

还有一些早起的群众,看到民兵队员们顶着瑟瑟寒风、冒着湿冷细雨依旧坚守在岗位上,主动送来了紧缺的一次性防护手套,还有热腾腾的包子馒头。他们由衷感叹:“民兵队员是在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平安!”

民兵应急排的队员们说,能够以民兵的身份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役当中,他们们感到很幸福,也很自豪,这点小小的付出不算什么,只希望这场战“疫”早点结束,寒冬过后百花盛开!
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
【记者】林琳

【通讯员】范志鹏

【责任编辑】刘家业 刘树强

【文字校对】潘经春

【值班主编】曹建民